本步驟主要目的就是藉由水池水塔內積水排除同時,順便檢查平日不易查看的用水設備。  
             水塔清洗人員依「水池水塔清洗設備檢查及水質檢驗紀錄表」逐項勾選檢查,並記錄結果及提改善建議。 
            填表時應注意事項說明如下: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- 每一個清洗之水池水塔皆應填寫檢查記錄表。
 
              - 每張檢查記錄表可供同一地址之1個水池及水塔檢查使用,若同時有2個(含)以上之水池水塔,應分開填寫,並加編號(用阿拉伯數字)及註明位置以資區別,以便事後追蹤。
 
              - 容量依內部尺寸丈量計算而得,其中高度為丈量進水管至底部之距離。
 
              - 水池設於地面下,因池壁與土壤直接接觸,若水密性不佳或有裂縫,外界污水極易滲入水池造成污染,列為建議改善之缺失。
 
              - 水池水塔四周牆面應與其他構造物距離45cm 以上,若有牆面與其他構物緊貼或共用牆面,易因污水滲入而無法察覺,應列為建議改善之缺失。
 
              - 三極棒大都為水池水塔完工後才鑽設,一般皆未予密閉,故常造成雨水及污水滲入,應予改善。
 
              - 人孔蓋孔緣未提高,易使雨水由人孔蓋與水池水塔邊緣滲入。
 
              - 溢排管未設防蟲網,易使昆蟲由此進入,污染水池水塔。
 
              - 其他需述明部分可於「廠商建議改善事項」欄位中填寫,並由用戶或業主簽章確認。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其他檢查事項: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- 檢查進水閥:先關閉蓄水池前之開關,再觀察水表指針是否有轉動,以判定蓄水池前管線是否有漏水現象。
 
              - 排水狀況檢查:查看排水口附近洩水情形,確定其是否堵塞,暢通時方可排水,若排放於屋外之排水溝時,應注意不要使水溢出於附近及道路上。
 
              - 環境與附屬設備檢查: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抽水機、貯水槽周圍(尤其是人孔,控制盤附近)之環境。 
                  - 清除人孔框,人孔蓋之鐵銹;如人孔蓋銹蝕嚴重,應建議用戶改善。
 
                  -  管線、沈水式泵浦、水閥及電極棒等在清除鐵銹時,須特別小心以避免損壞,若遇鏽蝕特別嚴重時,應通知用戶更新,除銹工作完成後,需確定各功能是否正常。
 
                  - 內部支撐狀況
 
                  - 浮球開關
 
                  - 水位警報裝置
 
                  - 吸水管及逆止閥
 
                  - 通氣管、排水管
 
                  - 各水閥
 
                  - 溢流管與排放口之間隙
 
                  - 電氣配線
 
                  - 除給水管外,是否有其他管線相通 
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